从无所不在走向无所不能中国机器人因何崛起_乐鱼代理-乐鱼app官方网站-leyu体育下载地址

服务热线:86-768-6850268

新闻资讯

从无所不在走向无所不能中国机器人因何崛起


  在刚开幕不久的全运会上,机器人不仅能敲响青铜乐器演奏出岭南乐曲,还手举火炬参与了百米传递;在乌镇举行的互联网大会上,机器人不仅能在擂台上格斗对打,还能优雅地冲出一杯咖啡;在上海进博会,机器人既能提高生产线的检测精度,还能成为温馨的居家伙伴在近期举办的这些大型活动中,一个个中国产的人形机器人正从无所不在走向无所不能。与此同时,随着出口份额的持续不断的增加,中国机器人逐渐在世界竞争中抢占了领先身位。

  在广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源自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句鑃(仿制品)被再次敲响,这一次,敲响它们的是来自现代的机器人一曲《彩云追月》奏响,带来古与今的梦幻对话。

  在深圳,此前进行的火炬传递也有机器人的身影。11月2日,十五运会深圳火炬传递现场迎来一位特殊的“0号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作为全世界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在单臂1.6KG的负载下,以高度拟人的奔跑姿态,圆满完成百米传递任务,成为本届全运会科学技术创新的重磅亮点。

  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观众可沉浸解锁机器人为数智生活带来的万千可能与仿生机器人实时互动,或是围观格斗机器人擂台对打、音乐机器人演奏乐器的灵动场景,甚至近距离观看机械臂精准泡咖啡、轻拿轻放物品的细腻操作。

  在上海,进博会上展示了全球顶尖的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成果,多种机器人同台竞技、大展身手。本届进博会首发的一款人形机器人,立足于工业场景的应用,能够直接进行瑕疵检测。在汽车制造的过程中,这款机器人能用它的右手拿着传感器在扫描产品的同时,对得到的数据做一些分析。

  还有一款家庭主动陪伴机器人,能扮演智慧小伙伴的角色,主动去找到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回家的时候你一开门,它就跑过来给你转一圈说说话;或者是你看电视看太久了之后,它跑过来提醒你要站起来活动一下。陪伴机器人通过视觉和激光雷达的方式能够观测家庭环境和用户的姿态,当用户发生突发状况摔倒的时候,及时地呼叫紧急联络人。

  在沈阳,9月初举行的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运用大模型、AR/VR等互动方式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展示了前沿技术和设备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比如今年刚发布的一款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当观众发出“给我接一杯水”的指令后,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精准定位饮水机和水杯位置,自主规划路径,双臂协同完成接水、端送等一系列动作,最终将水杯平稳递至观众手中。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流畅、稳定,展现了其高精度定位与智能决策能力。

  不仅是在国内这些大型展会活动中占据了C位,中国机器人目前已广泛进入了世界的各个角落:韩国一家酒店的走廊里,配送机器人侧身、停稳、弹开舱门,把牙刷和矿泉水递到房客手里;越南午后的家庭公寓里,扫地机吸完最后一粒咖啡豆,自己拐进卫生间,把拖布洗净;沙特阿拉伯的机场里,讲阿拉伯语的机器人抬手一指,为迷路的旅客指出前往棕榈岛的方向。

  将机器人送上央视春晚扭秧歌的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中国今年的工业机器人对外出口上涨的速度超过了51%,他认为今年智能机器人产业平均应该有100%的增长速度。

  正是从年初的春晚扭秧歌开始,中国机器人在2025年的快速的提升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可以说这是一场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系统性产业跃迁。

  机器人是高端制造业的代表,而中国制造业根基深厚,产业链完整高效,这是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的前提。就拿已形成了机器人产业集群的深圳为例,截至2024年年底,深圳集聚了34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带动上下游企业超过7万家,产业链总产值逾2000亿元。

  有了这样的产业集聚,在深圳,从减速器、伺服电机到控制器、整机,整一个流程不超过30公里;上午修改图纸,下午即可打样;夜里更新固件,次日清晨便可在客户现场运行。这种小时级的迭代速度大幅压缩了从研发到市场的周期。

  从扭秧歌到进工厂,我们能感觉到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在不断突破,性价比优势日益凸显。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持有的机器人有效专利超过20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一。这些专利已广泛覆盖核心零部件层面,形成了可量产、可降本的技术储备池。例如,在相同扭矩条件下,国产谐波减速器的报价仅为外企的一半,交货周期则由8周缩短至2周。

  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2025年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概念在长期资金市场迅速走热。万得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证券交易市场具身智能指数涨幅超过60%,机器人指数的涨幅也超过35%。上纬新材和三花智控等个股因沾上机器人概念受到资金追捧,股价一度大涨。

  具身智能企业掀起资本化浪潮的背后,是行业开始迈向量产的关键期。2025年被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随着海外及国内具身智能整机厂研发设计逐步成熟,获得下游客户订单,推动量产落地,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显性。在长期资金市场支持硬科技公司上市的背景下,相关企业拟通过IPO上市募集资金助力自身进一步快速发展。

  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总计发生144次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到195亿元,远超2024年全年。众多具身智能企业加速IPO,斯坦德机器人、卧安机器人、乐动机器人、仙工智能等十余家具身智能企业扎堆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从产业集聚到资本追捧,以上这一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中国机器人快速的提升的动力。缺了任何一环,这波浪潮都卷不到今天的高度。

  从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在很多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并跑,甚至超越国外。而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一领域,可以说国际上的几大强国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如果国家加强布局并加大投入,我们有望在该领域实现领先。

  根据总部在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中国早已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3年约有180万台机器人在工厂及其他工业环境中运行。该机构的数据还显示,虽然日本和欧洲机器人制造商依然主导着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但中国制造商正迅速崛起,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增长到大约一半。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正在机器人竞赛中占据优势,领先于美国。具体来说,中国在机器人研发与制造领域的快速进展,主要得益于“稀土资源优势、政策激励以及教育体系支撑”。

  摩根士丹利认为,除资源优势外,中国本土制造工艺的提升也不可忽视。这种提升得益于外资企业技术转移与中国本土技术创新的结合。中国企业在政府鼓励下形成了高度活跃的机器人研发环境,各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新创意不断取代旧技术,摩根士丹利认为这种“竞争”正是中国机器人研发节奏不断加快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强调,中国在机器人发展上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资源、政策与教育方面,更体现在“长期战略思维”上,报告引用中国传统棋类游戏“围棋”的策略特点,称中国倾向于通过“耐心与共存竞争”,逐步将对手引入劣势局面,以实现最终胜利,而不是追求“短期业绩”。

  与国际产业竞赛相比,更重要的是,对于国民经济来说人形机器人发展起来后,能够极大地拉动机械、高端制造、电子、软件、传感器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因此中国机器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上下游需求的多元化,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比如汽车制造作为工业机器人传统的应用市场,带动了焊接、搬运、喷涂等工艺环节的机器人需求。而在锂电池生产制造中,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搬运、上下料、涂胶、堆叠、装配等多环节。此外,电子行业作为机器人应用的另一重要领域,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精度要求高,对机器人操作的速度、精度和稳定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不一样的行业的特殊需求,促使机器人企业从提供通用型产品向行业专用方案转变,这种专业化趋势正成为国产机器人的重要竞争策略。

  中国机器人头部企业也将不再局限于产品输出,而是向技术、场景与生态全面升级转变,这样的发展策略为中国智造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崛起样本。

  机器人奥运会战报:宇树机器人摘下首金,天工Ultra抢走首位“百米飞人”

Copyright © 2017 乐鱼代理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2054479号  技术支持:乐鱼app官方网站  

乐鱼代理